![]() |
|
![]() |
||
中國貴嶼全球最大的『世界電子垃圾之都』,雖經過近年來有效的治理有所好轉。但由於貴嶼循環經濟工業園可容納的廠家數量和對比園外顯得昂貴的租金問題,園外依舊有少量的私人作坊,違規處理電子垃圾。
在對廢舊顯示器進行拆卸、焚燒或填埋時,很容易導致有毒物質泄漏,造成環境污染。由於抵抗力較弱,年紀尚小的兒童成為呼吸道疾病最大的受害人群之一。據2010年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貴嶼6歲以下的鄉村兒童有81.8%都患有鉛中毒病癥。
正規處理電子垃圾,是目前整個國家現階段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每年淘汰的廢舊冰箱、電視機、電腦、洗衣機、空調、手機已突破1000萬臺,只有1/6左右得到環保處理。北京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的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3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利用處置單位共接收各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僅182.72萬臺。目前,我國每年兩億臺的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數量,經正規渠道進行拆解的數量僅佔1/10。
2011年起正式實施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規定采用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國家向生產企業征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費用,建立基金用於補貼正規的回收處理企業。2012年國務院又批准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對處理企業按照實際完成拆解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給予定額補貼。
正確環保的處理電子垃圾的問題,需要企業更加主動的措施,消費者更需要加強環保意識,顯然這樣的意識還需要很長的教育時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處理電子垃圾的做法值得我們參考。
在日本,包括電子垃圾回收等在內的資源可再生行業被稱為『靜脈產業』。正如人體的血液在通過動脈為身體輸送養分後,再由靜脈流回心髒參與到下一輪的循環一樣,回收處理企業將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轉化為可重新利用的資源,從而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
在德國,目前有約1萬個電子垃圾收集點,每位居民可最多將20件舊電器交由其免費處理。在美國,不少生產廠商和零售商都有自己的回收措施。譬如,著名的家電零售企業『百思買』,店內就設置了回收亭。苹果公司則鼓勵消費者將舊iPod送到其遍布美國的247家門店進行回收,這樣消費者在購買新的iPod時可抵價10%。
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已經看到類似魅族mCycle,這樣的企業項目參與到電子產品環保回收,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環保大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