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第二批廢棄電器電子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日前出爐,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難題有望得到進一步緩解。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缺乏激勵政策,小家電回收還主要依靠街頭“游擊隊”。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小家電的回收政策,業內專家指出,小家電回收需要有責任心的企業盡快完善回收體系末梢,實現與消費者家庭的無縫對接。
小家電回收處理成難題
豆漿機、面包機、咖啡壺……越來越多的新型小家電成為了提昇消費者生活質量的重要產品,同時,一些早期的微波爐、豆漿機等產品也進入了昇級換代的高峰時期,而小家電的維修難也使其使用周期大大縮短。
前不久,消費者劉先生向本報記者抱怨說,他家的豆漿機壞了,好不容易聯系到該品牌售後服務點,卻告知已過了1年包修期,要自費100多元換個零件。可是再買個新的也纔300多元,權衡之下,就買了個新的。但是,淘汰下來的豆漿機如何處理也讓他煩惱。他表示,前兩年他家裡的大家電更新時都享受了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同時了解到了廢舊家電隨便處理所帶來的危害,所以陸續淘汰的小家電也希望能夠送到正規的回收渠道,但是他發現如今廢舊小家電已經成為雞肋,不僅正規渠道不收,街頭的小商小販也不願意要,可是放在家裡又佔地方,真是讓人左右為難。“一臺豆漿機加上一大堆廢報紙、破瓶子等雜物,一共纔賣了5元錢。一臺微波爐也只賣5元錢,現在小家電真可以算破爛了。”說起前不久家裡處理的兩件小家電,北京消費者李大媽這樣感嘆。有媒體調查顯示,對於電飯煲等小家電,39.16%的人選擇扔掉,24.48%的人當廢品賣掉,14.69%的人會暫時留在家裡,只有21.67%的人會設法維修。
在北京市海淀區某小區早市周圍,有不少收廢舊家電的小販游蕩,但記者發現他們打出的招牌都是回收空調、電腦、電視機等,小家電不在名單上。一位小商販告訴記者,即使是還能用的小家電,除非電飯煲這樣的大路貨,否則一般沒有人願意要,拆零件又拆不出什麼,還特別佔地方。
家電回收處理業資深專家董飛表示,如果沒有補貼,不僅是小家電,大家電的拆解處理也同樣是不賺錢的。以一臺廢舊27英寸電視機為例,收購價約為70元,拆解後的廢舊品可賣約60元,加上每臺20元的拆解成本,企業虧損約為30元左右,如果補助85元,企業仍可獲利50元。小家電的回收處理價值就更低,所以一般企業都不願意回收。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電器循環技術研究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處理企業拆解處理的廢棄產品以電視機為主,佔比為84%,洗衣機佔比7.7%,電冰箱為4%,電腦(包括臺式和筆記本)為3.7%%,空調不到0.5%。
回收政策正在討論中
日本的小型家電回收法將於今年4月實行,據了解,列入可回收范圍的小型家電包括手機、電腦、數碼相機、電子燃氣灶等21個品類的104種產品。相關部門將負責設置回收箱,將回收的廢舊產品移交給處理方,處理方負責將金銀等貴金屬或稀有金屬提取出來。另外,設置回收箱的費用將由政府承擔。新措施還將對隨便丟棄小型家電的企業和個人實施必要的處罰。負責回收的從業者應具有對廢舊小型家電回收處理拆解的能力,只要通過國家的相關認定標准,就可以直接從事小家電回收等相關工作。而此前,在地方上從事回收廢舊小型家電工作必須取得地方政府的許可,因而大大限制了回收再利用工作的展開。
據了解,日本環境廳自去年開始推廣小家電回收再利用活動以來,約有1/3的地方政府積極參與此項活動。在這些地方,政府出資設立了手機、照相機、攝像機等小型家用電器的回收箱,然後轉交給專業企業分解處理,回收小家電中的金、銅、鉻等金屬,再轉賣給冶金企業,進而實現盈利。由於日本小家電回收漸趨完善。目前實現盈利的企業已經從25%昇至53%。日本環境廳統計,去年一年回收再利用的重金屬達30萬噸,金額為844億日元,已經初具產業雛形,而且今後還將以6%至8%的速度增長。
我國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多部委於2012年5月印發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其中提出將對處理企業按照實際完成拆解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給予定額補貼,目前補貼的產品種類被業內稱為“四機一腦”,其補貼標准為:電視機85元/臺、電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空調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
中國家電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表示,國家補貼首先會考慮量大面廣、對社會及環境影響較大的產品,下一步,基金征收和補貼的范圍可能會向復印機、打印機等辦公家電擴展,將小家電納入補貼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相關專家及董飛均向記者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討論小家電的回收政策,首個納入政策的可能會是手機,之後逐漸向微波爐、熱水器等小家電拓展。
回收體系末梢待延伸
“其實質量合格的小家電回收價值是不低的。”董飛介紹說,質量合格的小家電,比如豆漿機、電水壺等均使用食品級塑料、不鏽鋼等制成,因此具有一定回收價值。日本大部分從事家電分解的企業已經開發出家電資源回收技術,從一個小型家電中可以回收金、銀、銅、鋅、稀土等多種資源。據日本環境省計算,一年內廢棄的小型家電可以分解回收28.4萬噸金屬,價值高達874億日元。
但是徐東生表示,小家電產品小、價值低,因此目前還主要依靠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制造商通過企業版以舊換新等市場行為將其回收到正規拆解處理渠道。
據了解,小家電知名品牌均先後開展過企業版的以舊換新活動,如美的已先後舉辦了多次以舊換新活動,產品涉及微波爐、豆漿機、電飯煲、電磁爐等生活小家電。不過據記者了解,這些企業版的以舊換新大多是促銷的手段之一,換新的產品大多是企業力推的新款,價格相對較高,因此抑制了部分消費者的置換欲望。
董飛分析認為,目前小商販回收後經過多個環節纔會送達拆解處理企業,這也是小家電回收成本高而回收價格低的原因之一,而且小商販回收還存在著環境污染及安全隱患問題,因此,拆解處理企業應該盡可能地延伸回收體系末梢,力求實現與消費者家庭的無縫對接。目前深圳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新天地集團等企業已經建立起了深入社區的回收超市,社區居民送交廢舊家電可以獲得相應積分,並用積分換取生活用品。如果能像日本一樣,由政府出資設立回收網點將能夠有效緩解小家電的回收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