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國大陸五一假期4Kx2K(解析度3,840x2,160)液晶電視正式開跑後,經過2個多月時間的推廣宣傳,4K電視業績和市佔率取得明顯進展。
市場人士調查表示,國產彩電品牌在中國大陸拿下近95%的4K液晶電視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日韓彩電品牌。
另據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50尺寸,4K電視的銷售量份額接近3%,55英寸銷售量份額約為1%。
50英寸4K電視以康佳LED50X9600UE 7999元的報價最低;TCL55英寸4K電視L55E5690A-3D則以9990元領低國內外同尺寸彩電廠商;65英寸4K電視,海爾LD65H9000報出22989元的同行最低價,意圖借助這一輪的4K大潮順勢上位。
日韓彩電品牌方面,超大尺寸、超高售價幾乎是標配。LG推出的84英寸4K電視售價14萬,索尼84英寸4K電視售價高達17萬,三星85英寸4K電視售價24萬元,比索尼、LG的多了一寸,然價格卻高了7萬元,被網友調侃過稱“三星電視一寸值7萬“。
據悉,外資彩電中尤以索尼對4K電視的期望值甚高。
索尼平井一夫時代提出了“One Sony”概念,4K技術的意義即在於整合內部資源以形成優勢產業鏈。索尼欲在全線產品上布局4K,4K攝錄機、4K制播設備、4K播放機、4K解碼電視芯片、4K電影、4K電視機正逐步形成產業鏈條。
中怡康預計4K電視將佔據今年彩電市場份額的2.33%,銷售規模約為100萬臺。
中怡康品牌總監左延鵲表示,4K電視難以普及,第一是價格問題。目前超高清產品平均價格大概為2萬7千元錢,市場平均價格在4000元錢,相差整整7倍。第二是4K產業協同發展,目前是上游產業來推廣4K面板技術,終端廠商纔剛開始。
據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 Search今年初預計,中國將有望成為全球4K電視的領先市場,中國國內4K電視出貨量將從2013年的33萬臺提高到2016年的267萬臺。
日前,摩根士丹利證券出具報告調昇4K*2K電視今明兩年滲透率分別為1.3%、5.2%,4K*2K電視今明兩年全球出貨預估分別可增至300萬臺、1300萬臺。
日前,中國電子商會、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聯合4K電視制造商TCL,推出國內4K超高清電視領域的首個行業統一標准——《4K超高清電視選購標准》,冀為消費者選購4K電視提供一份可供參考指南。
TCL多媒體副總裁楊斌稱,標准可為4K電視設置一個清晰的行業門檻,有效阻止“偽4K產品”進入市場,拔高中國彩電市場上的4K電視產品質量,增強中國彩電整體競爭力,並為消費者帶來清清明白消費的良好市場環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國內外9個主流彩電品牌,超過15個系列,近40款4K電視在市場開賣,產品尺寸覆蓋39-84英寸。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有更多4K超高清新品推出。
除了中國市場,4K電視在日本市場表現也是方興未艾。
自“Eco-Point制度”結束、電視數字化換機潮結束後,日本整體平板電視銷售量就持續低迷,在低迷的情況下,日本50寸以上(含50寸)的大尺寸電視需求卻逆勢強勁。
從2012年12月以來日本尺寸在50寸以上的薄型電視銷售量、銷售金額就持續呈現增長,2013年5月份其銷售量較去年同月大增18.3%、銷售金額也成長12.7%,帶動5月份日本50寸以上電視佔整體薄型電視銷售量比重昇至9.6%。
因各家電視廠商紛紛於2013年推出分辨率達Full-HD 4倍的4Kx2K電視,且新推出的4Kx2K電視售價大幅低於過去開賣的機種,帶動5月份日本4Kx2K電視銷售量較前月跳增4.4倍;單就50寸以上薄型電視的銷售量來看,4Kx2K電視的銷售佔比為2.6%。
在針對有意於未來1年內購買電視產品的消費者所進行得調查顯示,高達61%日本國內受訪者表示,購買電視產品時最著重的功能為“高畫質”。
東芝於5月28日宣布,將於今年6月下旬推出84寸、65寸、58寸等3款4K2K電視產品,其中58寸產品預估售價僅50萬日元左右,等同每寸售價不到1萬日元;東芝於2011年12年推出全球首款4Kx2K電視,其尺寸為55寸,售價高達90萬日元左右。
Sony於2012年日本國內開賣的84寸4Kx2K電視售價高達168萬日元,Sony預計於今年6月推出的55寸產品售價已降至50萬日元左右;夏普於今年2月推出售價高達262萬日元的60寸4Kx2K電視,夏普預計於今年8月推出的同尺寸產品售價將大降至約65萬日元。
在針對有意於未來1年內購買電視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調查顯示,高達61%受訪者表示,購買電視產品時最著重的功能為“高畫質”。
歲末年初,新生代的OLED電視一直被業界認為是未來的革新性產品,但由於韓系日企OLED電視大規模量產化技術進度緩慢、價格過高,致使普及陷入困境。
根據一份市場調查數據顯示,當前55寸OLED電視面板的成本價格較同級別的普通TV面板價格高出約7倍。
自2013年美國CES發布以來,LG、三星品牌55寸OLED電視產品陸續投放市場,不過價格高達1萬美元,這比現在市場上的中低端55寸液晶電視的價格高出了8-10倍,消費市場僅限於少數的高階富裕消費群體。
LG在2013年年初的CES2013上曾展示首款55寸可彎曲OLED電視(EA9800),售價約為15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1968元)
目前國內55寸級別的液晶電視價格方面,康佳55寸LED 55F3550F售價僅4888元,創維、TCL等國產品牌55寸電視產品中端價格多在5000-7000元區間,LG業已上市的OLED55寸電視價格是康佳55寸普通電視的16倍,即使是三星約18000元級別55寸產品,價格差亦達4倍。
因此,包括三星和LG在內的韓系OLED電視主導推動者也開始把目光轉向4K超高清電視,使得4K電視迎來了新契機。
消息稱韓系面板廠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全面量產4K*2K電視面板,意圖搶奪業已大規模啟動4K2K戰略下臺系面板廠的市場份額。
左延鵲認為,4K電視將會如當年的3D電視,初期售價看起來很高,然隨著技術進步和上游面板成本下降,4K也將成為大尺寸電視的標配,4K電視發展前景值得期待,預計3年期可見普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