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上海、江蘇、福建等地的質監部門對33家淨水器生產企業開展了執法檢查。據抽查結果顯示,德國獨資世保康、江蘇沁爾康、廈門淨怡等共13家企業部分產品不合格。其中部分產品不僅不淨化水質,反而造成水污染,個別產品更是鉛、砷等重金屬超標。有關專家表示,淨水器行業缺乏統一的國家標准,讓很多企業趁機渾水摸魚,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傷害。
企業對結果回應態度迥異
國家質檢總局檢測結果顯示,德國獨資的世保康純水機一款型號為SRO-B50的產品,出水水質與自來水水質一樣,並無宣傳效果。記者就此事致電世保康相關負責人時,對方稱初檢結果不一定准確,目前還在復查階段,一切等復查結果出來後纔能對外揭曉。當被問及不合格產品的相關問題時,對方只重復讓記者詢問國家質檢總局,同時也表示目前還沒有得到該產品經銷商和消費者的任何反饋。
對於淨怡淨水器此次產品抽檢不合格事件,廈門淨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湯鎮坤對記者表示,淨怡JI-MF1627被檢測出的渾濁度、肉眼可見度、耗氧量、和砷的不合格都是由濾芯問題造成。該濾芯是來自與之合作的廣州一家濾芯供應商,至於名稱不方便對外透露,但淨怡已經把其列入黑名單,停止了合作,並且第一時間將另一家經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合格的濾芯材料供應商更換為新供應商。
湯鎮坤表示,此款產品在今年4月纔面世,目前還只是在廈門本地進行線下直營銷售,淨怡也已對不合格產品進行了整改,目前在復檢過程中,復檢結果將在本月底出來。在這之前,對於7月28日-10月31日期間購買了此型號產品的消費者,即日起可憑發票或銷售單據到淨怡門店進行登記,廠家將統一安排為用戶更換濾芯或退換貨。
對於另一家抽檢不合格、由江蘇正本生產的沁爾康淨水器,記者致電沁爾康總部表明想采訪產品相關負責人時,對方直接掛斷了電話,當記者再次致電時,對方表示領導時間不固定,無法接受采訪。
部分不合格產品仍在銷售
記者發現,此次被檢不合格的世保康SRO-B50和沁爾康JSL-02G-3型號淨水機在淘寶上仍有多個商家在售。
記者以買家身份諮詢一家自稱世保康廠家直銷店的店主,詢問該產品最近被檢測出不合格,是否能放心購買時,店主回應稱國家質檢總局檢測的產品是去年報廢、廠家沒有銷毀的產品,而他們所售的產品是最近生產的,具有合格檢測報告。
在天貓電器城沁爾康官方旗艦店裡,記者也看到沁爾康型號JSL-02G-3的淨水器的銷售頁面,最近成交的一單時間在質檢報告出來後的12月16日。
對於不合格產品仍在網上銷售一事,參與此次檢驗的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檢驗部部長魯建國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只有檢測產品和公布結果的職能,在市場上執法只有工商局有權處理,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仍在銷售,消費者可以舉報到當地工商局。
記者在市內的幾家蘇寧、國美家電賣場走訪時,並沒有看到此次檢測不合格的產品在售,但當記者詢問幾個在挑選淨水器的顧客時,對方均表示並不知道最近的淨水器抽檢不合格事件,對於不合格企業名單也是毫不知情。
淨水行業缺乏強制性標准
魯建國指出,目前淨水行業還是采用計劃經濟遺留下的衛生許可批件,即衛生部關於飲用水的技術規范,並不是一個行業標准,致使很多企業認為只要有了衛生許可批件就可以高枕無懮,所以沒有按相應標准來要求自己的產品。有些小企業對於合格的概念很模糊,沒有對應的實驗研發室、技術檢測室,產品基本都是依靠買來的零件進行組裝,此次檢測的目的就是警示企業生產產品要嚴格遵守相應標准。
中怡康品牌總監左延鵲分析稱,此次被檢測不合格的產品多為中小企業,緣於行業集中度過低。目前市場存在大量小企業、小工廠,使得行業生產的標准化和技術質量沒有保障,這就亟須國家出臺強制性的統一標准。
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1日起,《家用和類似用途水淨化裝置通用要求》、《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淨化內芯通用要求》兩項新國標已正式開始實施。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與淨水家電相關的20項標准中,絕大多數都是推薦性的,既沒有統一標准,也沒有要求生產廠家必須執行,與生產環節相關的標准則更少。
左延鵲表示,作為生產性的企業,一旦被檢測出產品存在不合格情況,應該在不逃避問題的前提下積極地向社會發出公告,有效地向消費者做出解釋和承諾,並且通過社會監督來整改產品問題,這樣纔有利於行業和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