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雲電視、雲數碼、雲空調……在家電賣場轉轉,不少消費者感嘆:仿佛“雲”中漫步。近日,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雲家電幾乎已經擴展到家電的全部品類,但市場反應懸殊,目前只有雲電視受到消費者認可。
“雲電視”一枝獨秀
近日,在新建路一家大型家電賣場,幾名市民正在選購電視機。功能豐富的雲電視成為他們的共同選擇。“關鍵是比較實用。”市民張曉如對記者說,現在家裡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產品,但使用一些功能的時候總覺得屏幕太小。而雲電視可以和這些智能產品實現互動。“四五十英寸的顯示屏,看著一定很過癮。”
“買電視機的消費者,差不多有八九成都買雲電視。”一個國產品牌雲電視的促銷人員對記者說,雲電視能上網,功能多,價格也不高,這些都吸引消費者打開腰包。其他一些品牌電視的促銷人員也說,雲電視成為主流產品,頗受消費者青睞。
業內人士分析說,雲電視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是因為國內家電企業推出的雲電視開始成熟,功能、價格等都比較適合消費者的定位和預期。雲電視已經推出兩年多的時間了,網絡日益普及,家電企業智能服務平臺能力也得到了提昇。消費者通過雲功能,可以實現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和電視機的互動,還可以下載使用網絡資源等等。
多數“雲家電”遇冷
記者發現,相比雲電視,對於很多雲家電,消費者卻敬而遠之。
“價格都上萬了,比普通的貴一倍,到底好在哪兒?”昨天,王女士剛裝好新家,正在家電賣場選購家電,聽到促銷人員推銷雲空調時就開始刨根問底。促銷人員介紹說,和普通空調相比,雲空調的優勢在智能功能上。比如,可以實現遠程遙控、自動檢測報修之類的雲功能。提及制冷效果、耗電情況,促銷人員承認,雲空調與普通空調並無太大差別。
“我們主要看的就是制冷效果和耗電情況,如果這兩個能力好,價格貴點也無所謂。”王女士說,一對比,雲空調的實用功能不比普通空調強,智能功能又都屬於“花架子”。“家裡用的東西,實用最重要,華而不實的買上乾啥。”
國美、蘇寧有關人士也告訴記者,與雲電視相比,雲空調等雲家電產品尚處於起步階段,所以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配套設備、設施不完善,雲資源也就是企業智能服務平臺尚未成熟等。
服務平臺需完善
雲家電的“雲”來源於“雲計算”。2006年,“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首次被提出。“雲計算”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提供資源的平臺被稱為“雲”。
創維、三星等品牌的技術人員稱,雲家電是將“雲”的概念和家電結合起來,關鍵在於“雲”,也就是為家電產品提供資源的平臺。雲家電要想名副其實,廠商就要建立強大的“雲”端平臺,存儲豐富的各式資源,供消費者隨時使用。目前,很多雲家電實用化的條件並未具備,消費者用起來實際上和普通家電沒有多少差別。不過,雲家電是家電的發展方向,目前,最主要的是完善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