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非洲空調市場卻取得了喜人的增長。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11年中國和韓國空調制造商在中國生產並出口到非洲的空調達230萬臺,同比增長21%。2012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再次快速增長,同比增長70%。作為世界上最後一個開發的巨大空調市場,非洲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並成為全球空調市場的突出亮點。
市場特征
201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了2012年及2013年疲軟的全球經濟增長形勢,非洲在過去10年卻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經濟增長。根據預測,2012年中非國家經濟與貨幣共同體(CEMAC)的經濟將增長5.8%。相對於過去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中國、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2012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相對緩慢,歐洲及美國空調市場銷售規模不斷下降。這種形勢下,非洲市場的巨大潛力無疑極具誘惑力,吸引空調制造商加速拓展。近幾年非洲空調市場的增長情況如圖1所示。
非洲擁有10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5%。但目前非洲空調市場總需求量僅為230萬臺左右,佔全球空調市場的2.4%。這些因素,使非洲空調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得益於中國和韓國投資的不斷增多,非洲的整體實力以及房屋基礎設施不斷得到改善。通常被描繪成貧困、依靠農業自給的非洲國家,生活水平正顯著提高,亞洲品牌家用電器的銷量激增,非洲多個新興區域空調市場明顯擴大。
非洲市場通常按地域劃分為南部和北部市場。在南部市場,南非和安哥拉是新興市場;北非市場更成熟,並吸引了較多的國外投資。最近,盡管非洲各個區域空調市場顯示出復蘇的景象,但是政治局勢不穩定因素還是影響了這些市場的增長速度。在政治局勢穩定的地區,大規模項目實施的數量明顯更多。政治局勢穩定性成為影響非洲空調市場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JARN的統計,2011年非洲空調市場規模為230萬臺,同比增長2%。由於政治不穩定以及大量的產品庫存等原因,2011年非洲空調市場的增長率不如2010年。
2011年非洲主要的空調市場有埃及、南非、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以及摩洛哥,市場規模分別為57.5萬臺、37萬臺、43萬臺、20萬臺以及11萬臺。其中,南非、埃及、尼日利亞和阿爾及利亞是非洲的經濟強國。
由於非洲的許多經銷商通常以自有品牌銷售各空調制造商的產品,市場上可以見到各種鮮為人知的品牌。中國空調制造商主要通過當地經銷商、貿易商的品牌或者以OEM的方式銷售產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許多空調品牌選擇在中國生產空調並出口到非洲市場(詳見圖2)。但目前中國市場正面臨勞動力成本上昇以及貨幣昇值等問題,這促使許多空調制造商選擇在海外市場投資建廠,以降低成本和縮短交貨時間。埃及以地處非洲、中東以及歐洲南部之間的重要戰略地位和良好的物流條件,成為各空調制造商進入非洲市場的跳板。
美的、格力、海爾、海信、新科等中國企業以不同的方式在非洲空調市場立足。海爾在突尼斯和尼日利亞的產業園建立空調等家電生產工廠,新科在尼日利亞與當地制造商合作建立工廠,海信以其當地工廠所在地——南非為中心,擴張銷售網絡,覆蓋周邊的10個國家,格力在非洲市場建立了良好的聲譽,美的開利的業務覆蓋了整個非洲市場。2011年全年和2012年1~9月,中國空調制造商向非洲主要空調市場出口空調的情況如圖3所示。
除了中國品牌以外,韓國、日本、印度、泰國的空調品牌在非洲市場也相當活躍。大金、三菱電機、富士通將軍、Panasonic、飛利浦在非洲設有營業部。對於韓國和中國空調制造商來說,北非是關鍵市場,日本空調制造商則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非洲南部市場,並建立營業部以推廣品牌。
作為非洲重要的市場,尼日利亞在過去幾年逐漸成為主要的空調集散地。盡管尼日利亞的政治局勢不穩定,但巨大的潛力還是吸引了三星、LG、海爾、開元等企業在此投資建廠。日本企業還在這裡建立了展示廳以推廣產品。
主要家電制造商
中國和韓國家電制造商在非洲市場佔據先機,他們在此擁有較多的市場份額,並在當地建有家電生產工廠,產品的本地化有利於降低運輸成本。韓國企業LG和三星將空調納入白色家電戰略規劃中,中國企業TCL、長虹、海信等在推廣主要產品——電視機時,也將空調帶到了非洲市場,海爾將焦點放在冰箱、洗衣機、空調的市場開發上,格蘭仕則利用其微波爐銷售渠道推廣空調。
與中國和韓國同行相比,日本家電制造商在非洲的拓展步伐落後許多。2012年春天,Panasonic纔發布非洲市場發展戰略,計劃2016年前在當地建立白色家電工廠。隨著各主要家電制造商陸續進入非洲市場,非洲空調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以下是在尼日利亞等非洲主要市場表現突出的部分空調品牌。
新科/開元
JARN從2005年開始關注新科在尼日利亞市場的表現,那時新科與開元在此聯合投資建廠,工廠面積達13340平方米,空調年產能為50萬臺。該工廠生產的空調主要通過當地合作伙伴的銷售渠道在尼日利亞銷售,同時也出口到附近的國家。
新科改組後,與開元在尼日利亞市場的合作也隨之終止。從2011年開始,開元開始在尼日利亞市場推廣獨立的品牌——開元,產品包括空調、冰箱、冷櫃、電視機以及洗衣機。
夏普
夏普在非洲市場大規模生產家用空調。借助與埃及主要合作伙伴E1 Araby的技術協作,夏普在非洲的工廠成為中東及非洲國家主要的空調供應基地。
三星
三星是尼日利亞市場的領導者。2007年,三星在尼日利亞市場的裝配工廠建成,擁有空調年產能10萬臺,從而消除了關稅壁壘。除了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外,此工廠生產的三星空調還出口到附近的國家。同時,三星也很關注南非市場,並將在南非市場的空調部門改名為三星電子DAS事業部(Digital Air Solutions),業務范圍包括制冷、供熱以及空氣淨化等,並強調先進技術的應用。
LG
2008年,LG耗資500萬美元在尼日利亞市場建立了一個空調、冰箱裝配工廠。2012年4月,LG在尼日利亞市場發布了新的VRF系統Multi V Ⅲ Solo,該系統采用節能性良好的直流變頻技術,可使產品COP值達到3.5。此外,產品管道增長至150米,且佔地面積更小,能單獨控制多達25個室內機。LG還希望將觸角延伸至尼日利亞新興的商用空調市場。
志高
2012年6月,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國際貿易博覽會舉辦期間,坦桑尼亞主席Jakaya Mrisho Kikwete曾到志高展位參觀。志高選擇坦桑尼亞作為進入非洲市場的切入點,是因該市場潛力巨大,且可以與肯尼亞、烏乾達以及贊比亞等與坦桑尼亞相鄰的國家建立聯系。
美的
2010年,美的取得埃及空調制造商Miraco(主要生產和銷售家用空調及櫃式空調)32.5%的股份,Miraco母公司開利佔有37.1%的股份。美的計劃提高對Miraco的控股比重,以擴展其在非洲市場的業務,並出口產品到中東及歐洲南部。
海信
海信自2006年進入非洲市場以來,先後建立了銷售服務網絡以及電視機和空調生產基地。海信在埃及的工廠(如海信赫勒萬工廠)主要生產窗式空調和小型分體式空調。2012年7月,海信收購了南非Tedelex Properties產業園的生產工廠,並將其作為海信在非洲南部地區的家電生產基地,向超過30個國家銷售產品。
潛力巨大
非洲經濟的發展將持續提昇當地的生活水平,非洲空調市場也將得到進一步擴張。與其他發達地區的空調市場相比,目前非洲空調市場的規模還很小。但是,10億人的巨大人口基數和炎熱的氣候,讓人無法否認非洲空調市場巨大的潛力。面對歐洲及美國空調市場下滑、日本空調市場停滯、中國和印度空調市場發展緩慢的局面,許多空調制造商開始調整公司戰略,努力培育非洲空調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和韓國空調制造商計劃在非洲建立窗式空調和小型分體式空調生產線。由於醫院以及其他公共和商用設施在商用空調安裝系統中佔據首位,非洲小型分體式空調和VRF系統市場也將進一步發展。
雖然非洲空調市場是全球空調市場的後來者,但在未來的歲月裡,它將逐漸成為令人矚目的增長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