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歷時四年的“家電下鄉”政策於今日正式到期結束。面對新政的結束有人歡喜有人懮,有的企業希望能夠迎來新政的出臺,有些企業則希望政策扶持就此結束。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家電下鄉”對於中小企業的扶持,然而缺乏政策扶持後,這些中小型企業因為競爭力不足的關系,很有可能會在春節後面臨相繼關門的慘狀。
政策結束並不是壞事
從各大型家電企業代表了解到,對於家電下鄉的結束,大部分企業並不在意。對消費者來說,家電下鄉政策只是在消費者作出購買決定時“推了一把”,真正的消費還是來自於消費者自身的需求。如果沒有需求,國家給再多補貼他們可能還是不會買。同時企業自身的競爭力纔是核心關鍵,長此以往對於政策的以來形成習慣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且家電下鄉政策執行多年,二三級市場的需求逐漸趨於飽和,家電瞎想的效果也逐年遞減,即便新政出臺對於消費刺激也不會有太大幫助。
賣場領取補貼要趁早
北京蘇寧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北京郊區的蘇寧門店,家電下鄉的產品仍佔到日常銷售的25%。但從2013年1月起,將不再進貨(家電下鄉的家電產品),現在正處於清庫存的狀態。該負責人表示,根據財政部的通知,消費者領家電下鄉補貼的最後期限延長到3月9日,消費者“領補貼”一定要趁早進行,避免因為時間上的耽誤導致補貼領取出現問題。
中小家電企業何去何從?
家電下鄉的結束,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小型的家電企業。業內人士稱,為期四年的家電下鄉政策,讓不少地方品牌“回光返照”。然而隨著2012年家電下鄉政策陸續到期,已經有不少小品牌淡出市場,2013年春節前後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加普遍。
家電下鄉政策的出臺確實讓一些瀕臨倒閉的企業重新復活,也讓不少品牌堅持到了今天。但是整體競爭力的匱乏依然難以阻擋關門的厄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昇表示,此前的家電下鄉招標會上,曾出現200家冰箱、100多家洗衣機企業投標的盛況。然而在2012年的節能惠民工程招標會上,參與招標的家電企業明顯減少,最明顯的是冰箱企業,只剩下大概50家左右。這樣的情況並不令人意外,家電行業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小企業的生存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