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近日,國家財政部首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補貼下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下撥的首批6.3億元補貼資金將使四川長虹、 TCL奧博等39家第一批納入基金補貼范圍並已實施拆解的企業獲益。根據規定,納入補貼范圍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每處理一臺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或者計算機都會享受35元到85元不等的補貼。一家企業的回收負責人透露:“在基金的支持下,我們自建的回收渠道已經初步具備與個體回收商販競爭的實力。比如,我們的電視機收購價格與個體回收商販相比基本持平,甚至略高一些。”
癥結渠道不完善是最大瓶頸
據調查顯示:不少消費者都表示,家電回收給多少錢並不是關鍵,他們在乎的是回收手續的便捷與及時。住在帝湖花園的胡先生說:“收廢家電的經常在樓下喊,需要時只需喊一聲就可以了,這樣省勁方便。”
“對於消費者來說,利益不是他們熱衷於交舊的唯一支點,而對於回收渠道來說,利益則是不可或缺的支點。”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分會秘書長唐愛軍分析說,正規回收渠道都是企業運營,不盈利使得企業、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久而久之,這個回收渠道就被人為地堵塞住了。消費者找不到正規的回收渠道,正規渠道也找不到消費者,賣給小商販成了市民無奈的最後選擇。
目前我國家電拆解企業存在的問題一是企業數量少,工作數量超過了實際的處理能力。有統計顯示我國目前拆解企業是100多家,這個數量相對於我國龐大的人口來說並不算多,一般來說比較規范的拆解企業每年處理七八十萬臺比較合理,也能夠保證處理質量;另外一個問題是企業布局不合理,拆解工作質量低,而且不少企業處於區域壟斷地位,為了片面地追求數量和利益工作並不細致。
對此,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副秘書長秦立東指出:“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加快立法進程,推進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化,對回收的電子電器進行分級管理。而不是所有的都拆解,應該允許可以維修的電子電器經維修合格後出售。”
現狀正規軍回收價不敵游擊隊
中怡康數據顯示,我國進入家電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理論報廢量是5000萬臺,報廢量年均增長20%,預計到“十二五”末年報廢量將達1.6億多臺。
最近,家住花園北路的楊女士家的“大背投電視”在看了11年後現在總是黑屏。她說:“想修修,可一詢問這種老式電視的顯像管不好找,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想賣給專業的拆解公司也不知道咋聯系。”
“現在,我們的家電回收業務非常不好,9月份纔收了這麼一點點。”一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良指著公司牆上掛著的價目表說,這是2013年元月份我們開始執行的回收價,14英寸到21英寸的彩電是45元一臺,1—3P的空調掛機是300元一臺,普通的洗衣機110元一臺。“這個價格比去年以舊換新時候的價格提高了很多,彩電漲了3倍。”
即便是這樣的回收價,與游擊隊開出的價一比,正規軍依舊毫無優勢。“小商、小販不考慮環境,只考慮經濟利益,而正規的拆解企業要考慮環境的污染。”張良算了一筆賬,以一臺空調300元的回收價來說,拆解後的殘值在280元到350元。而我們除了運費,還包括工人的五險一金、稅收等,基本就是做一臺要虧一臺。”
市場家電報廢高峰來臨
我國家用電器已經開始進入報廢高峰期。有關統計表明,這些電器大多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百姓家庭的,按10~15年使用壽命計算,從2003年起我國每年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電冰箱、600萬臺洗衣機需要報廢。而近年來,我國電腦、手機消費量激增。2004年全國電視機保有量約3億臺,電腦保有量約3000萬臺,手機保有量近3億臺,每年手機報廢量約7000萬部、舊電腦500萬臺。
據統計,全世界的電子垃圾,80%被運到亞洲,其中90%丟棄在中國。這樣算來,我國每年要容納全世界70%的電子垃圾。電子垃圾處理不當,對環境污染非常嚴重。無論是不加任何處理的掩埋、焚燒或者丟棄,其產生的有害物質都將對土壤、空氣、水源造成極大的污染。可以預見,電子垃圾將逐步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嚴重問題。
機遇合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
電子垃圾具有雙重性:既有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潛在危險性,又有可以作為再生資源的可回收利用性。別看電子垃圾危害嚴重,如果利用得當的話,它將是一種可再生利用的資源。特別是近期國際上新提出了新經濟理念循環經濟,它改變了傳統經濟以“資源—產品—廢棄物”模式,以“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的特征,達到低消耗、低污染、高利潤,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廢舊電器等電子垃圾全身都是寶,是即將開采的新型資源。以計算機為例,其成分如下:鋼鐵約佔54%、銅鋁20%、塑料17%、線路板及其他1%,而線路板含有金、銀、鈀等貴金屬。
“與小商販的拆解手段相比,長虹格潤這樣的‘正規軍’更有技術優勢。”長虹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潘曉勇說,譬如:電冰箱中的制冷劑CFC-12和發泡劑CFC-11是破壞臭氧層的物質;電視機熒光屏中的汞和廢潤滑油、具有易爆性的顯像管均會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同時,廢家電垃圾中還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它們一旦進入環境,將長期滯留,並隨時可能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給人體健康帶來極大威脅。而長虹巨額的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更體現出企業踐行綠色環保的社會責任。
“在正規的拆解企業手中,電子垃圾就成了‘城市礦山’。”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總監李輝說,目前,長虹格潤對“四機一腦”(指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和電腦)的年拆解能力已經達到200萬臺,並投放了4條塑料生產線。而在稀貴金屬方面,長虹格潤僅在金銀提煉上就已經形成了年產值達5000萬元的科技創新項目,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