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今,大家電已經成為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日用品,小家電則讓人們的生活品質更上層樓,一些新型小家電的普及甚至會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本系列報道中,記者先後對食物垃圾處理器、掃地機器人、電熱水龍頭等產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記者認為,要想讓這些產品快速走進消費者的視野和生活,產品的價格、質量、技術、服務,一個都不能少。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食物垃圾處理器、掃地機器人和坐便潔身器的普及均受制於其數千元的高價格。雖然與這些產品剛剛上市相比,如今的價格已經可以說是大幅度降低了,但是花費數千元買回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家電產品仍然不是大多數消費者所能接受的。
當然,價格偏高僅僅是這些新型小家電普及的絆腳石之一。對於剛剛組建家庭的“80後”、“85後”們,頻繁更換的手機就可能動輒數千元,對於現代生活方式的追求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新興的事物,但是,魚龍混雜的市場,讓他們擔心花掉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卻買回來一個華而不實的大玩具,甚至有可能完全打了水漂。即使是合格的產品,企業一貫的忽悠風格,也讓人們對其宣稱的效果心存疑慮。也許正是基於此,電熱水龍頭雖然方便又實用,近兩年市場規模更是迅速擴大,但是市場上卻是價格低廉的偽劣產品大行其道。
深究產品的質量問題,雖然有些是源於部分企業粗制濫造,但是,更多的問題是由於企業沒有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依葫蘆畫瓢生產出的產品,模仿到的只是產品的外形。比如掃地機器人,能否清晰高效地把“掃地”這件事乾完乾好,考驗的則是產品的“軟質量”。如果沒有強大的感應系統,合理的清掃路線,就會如網友評論的一樣,“乾活是勤勉的,思路是混沌的,效率是低下的,逗貓是好玩的。”
此外,這些新型小家電同樣也有著小家電的通病——售後服務難。數千元的食物垃圾處理器說罷工就罷工了也就罷了,讓人發愁的是,售後服務好像也罷工了,維修人員遲遲不能上門維修。家裡的小時工辭工後還可以換一個,掃地機器人發生故障後卻有可能因為缺乏售後服務而永久停工。
由此,新型小家電市場走入了一個怪圈:高價優質產品在市場上推而不廣,造成研發及生產成本一直不能有效攤低,產品普及的門檻也一直不能快速下降。而對於使用效果、售後服務等方面的擔心,則造成了低價低質的產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又進一步造成了優質產品的推廣難。
研讀每一個新型小家電的市場分析報告,其結論都是前景廣闊。但記者認為,企業要想真正打開一個廣闊的市場空間,不能僅僅為了產品的“錢景”,而應該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精神,踏踏實實地在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售後服務等各方面下功夫,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用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