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專家:品牌企業多元化切莫操之過急
近日,山西省質監局公布了2012年一季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其中一款“新飛”電飯煲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記者在采訪時發現,該款電飯煲的“出身”十分模糊。有關專家表示,目前小家電行業競爭十分混亂,品牌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切莫操之過急。
標稱廠商
否認生產該產品
在此次監督抽查中,發現標稱佛山市順德區新飛小家電有限公司生產的CFXB30型新飛電飯煲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其輸入功率偏差、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接地措施、螺釘和連接等多項規格均不符合國家標准要求。
記者日前致電采訪了該標稱生產商,其客服人員向記者表示,該款產品不是他們所生產的,公司也早已更名為“銳鷹廚衛”。該客服人員同時強調,公司已有3年沒有生產過電飯煲了。新飛小家電華北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曉,同時表示其僅負責新飛吸油煙機以及燃氣灶,對於企業是否存在其他機構進行授權生產,自己並不知情。
此外,上述產品的標稱公司客服人員還向記者表示,此前公司的確是被新飛授權生產一些小家電,但後來因為品牌混亂,所以就取消了授權,同時公司也及時進行了品牌轉換。
行業貼牌現象
十分普遍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相對空調、冰箱等大家電來說,電飯煲、電磁爐等小家電技術較低,但並不代表不要技術,只能說是行業門檻較低。要做好小家電,做消費者認可的高質量產品,同樣需要先進技術做支橕。目前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很多生產企業技術缺失,管理不規范。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也表示,像電飯煲這類小家電,出現質量問題,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生產的產品沒有達到基本工藝質量要求。除了技術問題外,與廠家在原材料控制、質量監管等存在漏洞也有關系。
帕勒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清啟也認為,盡管上述標稱公司稱3年來沒有生產,但並不能排除該產品就不是他們企業所生產的,有可能是其3年前生產的產品。目前包括全世界在內,各個行業這種貼牌生產已經很普遍了,往往很多企業都是只擁有品牌,而並不涉足實際產品的生產。但是品牌纔是法律的主體、市場上的主體,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勢必會影響整個品牌。
家電企業
多元化需謹慎
據悉,8月早些時候,榮事達小家電也是連續兩次登上黑榜。其豆漿機和電燉鍋分別被廣東質監局和上海質監局查出存在質量問題。而榮事達早期專注洗衣機的生產,在洗衣機質量方面也頗有好評。但公司開展多元化經營,向各個小家電領域滲透時,質量問題卻頻頻曝出。
新飛的品牌形象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其還只停留在冰箱方面。據悉,新飛是國內較早一批冰箱、冰櫃制造企業。但後來負責冰箱、冷櫃、空調制冷產業的新飛電器被新加坡豐隆亞洲所收購。隨後,該公司便開始摸索進入小家電行業。但對於新飛小家電來說,其技術和管理顯然沒有做好進入新行業的充分准備。
梁振鵬認為,家電企業在進入小家電行業需謹慎。因為這些企業本身相比國內那些家電巨頭就存在較大差距,在工藝質量、技術質量方面都顯得不夠專業,草率的進入容易導致質量安全事故頻發,損害整個企業品牌形象。這也是很多企業多元化發展過急容易出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