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即使生活在大城市裡,也總能見到收廢品的小推車走街竄巷,無數個飲料瓶每天從大街小巷被聚攏到廢品回收站。我們喝完飲料後,瓶子最終都上哪去了?超市裡各品牌飲料所用的瓶子,又是怎麼做出來的?塑料的回收與再利用,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一直是個解不開的謎。
營養快線中槍 一個飲料瓶引發的"血案"
據統計,中國一年生產的飲料總數大約為7000萬噸,即使用2.5昇的可口可樂瓶來盛裝,也需要280億個瓶子,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廢舊塑料回收和生產的過程。那麼大家先看看本文的首圖,鄭州某地的一個普通的塑料瓶回收站,一名女工正在給堆積如山的塑料瓶整理分類,無論寒暑,這裡永遠有上百萬只塑料瓶從這裡周轉出去。一到夏天,幾百萬只塑料瓶就暴曬在烈日之下,各種不知名的液體混合在一起,惡臭伴隨著蒼蠅飛舞。也許你手中拿著的飲料瓶,就是從這裡被運到工廠加工而成的。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飲料瓶都是由回收塑料加工而成,一些小作坊從廢品收購站購買廢舊塑料,包括舊礦泉水瓶、飲料瓶、農藥瓶等等,一起放入水池中經過簡單的浸泡,還未徹底去除瓶子上的泥污,就被裝進機器開始粉碎,隨後,再把碎塑料賣給一些生產塑料瓶坯的企業,經過專業機器吹瓶成型後再重新用來盛裝飲料。
這種做法雖然是省錢的最佳途徑,但是回收後再加工的塑料制品很難保障其耐高溫、高壓等特性,甚至連最基本的衛生都保障不了,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當然,塑料瓶也不全是回收再加工的產物,通過合成樹脂制造的聚合物,最終也可以制作成塑料,不過成本要高的多。那麼如何判斷手中的飲料瓶以及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