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雖然冰箱市場繼續在冷卻,盡管不利的因素越來越多,但中韓電器總裁羊健在與中國家電網的談話中對這個市場仍流露出極大的熱情。羊健內心的動力或許來源於中韓在2011年高於同行的增長,根據中韓提供的數據,截止2011年底,中韓冰、洗兩大類產品的銷售量超過了20萬臺,比2010年增長了近三倍。
能在2011年頗不風順的市場中實現增長畢竟實屬個別企業,在家電下鄉政策將農村市場消費力提前透支、市場飽和度漸高、行業已顯現負增長的現實下,要想在2012年中平靜度過,企業必須冷靜面對。
對於這種現實,羊健說:“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中韓電器總裁羊健
冰箱市場陷入負增長
根據奧維諮詢向中國家電網提供的全國冰箱零售終端監測數據,2011年12月份受河南、四川、山東三省家電下鄉政策末班車效應影響,冰箱市場銷售同比增長28.8%,環比增長21.2%。即便如此,奧維諮詢白電分析師何金明還是告訴中國家電網,冰箱行業自2011年7月份開始就顯現負增長,從2012年1月份數據看,同比下降20.8%。
國家信息中心對全國20個重點城市的冰箱零售監測數據也顯示,主要冰箱品牌海爾、美菱、容聲、美的、新飛、西門子等2012年1月份銷售環比均出現負增長。
何金明分析指出,春節對1月份的銷售毫無拉動,被寄予期望值的三四級市場也出現萎縮,當然1月份有特殊的情況在內,根據企業方面反映,很多農民手裡當時缺現金無消費力。何金明還判斷,今年一季度主要冰箱企業還將持續面臨負增長。
對於這種情況羊健說,隨著國際經濟大環境和國內經濟及行業政策的變化,中國家電業在2011年可以說是一個拐點年,隨著家電激勵政策的逐步退出,冰箱企業和冰箱市場所受到的衝擊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中韓沒有受到行情的影響肯定不現實。
但對於去年中韓表現出來的增長,羊健表示是因為中高端產品的定位讓經銷商看到了企業的未來和新的增長點,加上產品品質的保障,客戶的信心相對較足。何金明對此也認為,像中韓這樣的企業產品基數低,為經銷商承諾了利潤,這是他們在去年能夠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當然,羊健在營銷上可能也是有一套的”。何金明認為。
部分企業將被踢出局
即便如此,有一個事實是中韓不得不面對的:現如今單一產品難以支橕企業更大發展,渠道網點不夠寬不夠深便難以為繼,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中小冰箱企業在家電下鄉的市場中賺取快錢繼而嘗到大幅萎縮的苦果後,將腳紮進空調市場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產品與渠道方面,中韓2012年也會有所作為。羊健表示,“中韓在2013年實現年銷售100萬臺冰箱、60萬臺洗衣機的目標不會變,2012年對於中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年,完成1萬個以上的有效終端網點的建設是我們的基本目標,終端網點建設完畢後,通過促銷活動和不斷耕耘,2012年度實現銷售60萬臺以上的目標。”
據中國家電網了解,為保證洗衣機的產能,中韓已收購常州一家洗衣機廠,後續將加強全自動產品的開發和規劃,確保在下一個洗衣機年度的全新產品上市銷售。在空調業務上中韓也有上馬的意願,目前與一些空調小企亦有所接觸,冷櫃和空調將會逐步進入渠道市場。
不過對於進一步布局渠道網點,何金明有些擔懮,他認為現在對中小冰箱企業來說,渠道成本越來越昂貴,海爾、美的等企業的渠道網點密布,再拓展實屬不易。在冰箱市場上一大批中小企業在家電下鄉過程中能快速成長起來,是靠著冰箱行業高毛利保證,那幾年確實也沒有出來“踢臺”的企業。但是現在政策即將退出,沒有補貼的前提下今後的市場更難做,這種局面已在一些小有規模的冰箱企業身上顯現。“今年肯定是會有人被踢出局的”,何金明認為,中小冰箱企業後面怎麼做很關鍵。
冰箱市場尤其農村市場還存在另一個事實,即在家電下鄉中賺到快錢的一些中小企業,雖然渠道與售後網點不成熟注定了它們的出局命運,但也因此給市場造成售後服務上的“遺留問題”。
羊健對於行業已步入“企業互相侵蝕競爭對手份額”的階段看的很清楚,他認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個沒有競爭的市場肯定是極度不正常的,尤其成熟的白色家電,但他仍保持起初的樂觀與熱情。他相信,家電行業仍然會煥發新的活力。
“表面上看現在是份額這個數字的交替與變化,而實際上,我們更願意理解成企業在這一過程中綜合實力與品牌影響力的角逐中是以數字這一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而已,當然,競爭就代表著有成功與失敗,代表著生存與淘汰,這個自然規律,誰也改變不了,要想不被淘汰,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的更強。”羊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