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縱觀目前的平板市場,不難發現很多電視都配備了3D功能,的確,3D已經成為平板電視主流的配置了。3D顯示必須解決重影問題,而等離子電視動態清晰度高的優勢,則更為3D的發展提供了最佳搭載平臺,面對如今液晶佔據了大半市場的現狀,等離子能否憑借3D實現“咸魚翻身”呢?
解析等離子能否憑借3D咸魚翻身
等離子電視擴張
由於成本快速下降,2009年全球大尺寸平板電視的競爭中,液晶電視明顯佔據上風,先鋒、日立等等離子面板巨頭先後退出,等離子陣營陷入了被動。然而短暫調整後,隨著松下、長虹等等離子巨頭在3D、全高清、超薄等新技術上的突破,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明顯復蘇,而2010年液晶面板開始供不應求,給等離子面板巨頭創造了擴張的機會。
松下等離子面板工廠
等離子面板巨頭的擴產顯然與行業環境的變化有關,從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開始了明顯的復蘇態勢,Displaysearch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等離子電視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1.2%,而中國市場復合增長率更達到23%,到2011年全球等離子電視銷量有望達到2620萬臺,而中國市場則突破370萬臺。
預計2011年等離子的行業增長率首次超過液晶
“3D電視的普及趨勢,確實給國內生產等離子屏的企業帶來巨大的機會。據某調查機構預測,2011年,平板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4106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3816萬臺,而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零售規模有望突破290萬臺,行業成長率超過31%,而同期液晶電視的增長率只有14%。這是5年來國內等離子電視的行業增長率首次超過液晶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