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當您想購買三菱空調,但進入到國美或者蘇寧的賣場卻發現有兩個三菱品牌的時候,您會不會有點茫然不知道該選擇那個品牌好呢?筆者的親身體驗是王婆賣瓜,他們各賣各的,各說各的好。我們查閱了網上的不少解答,譬如百度知道、天涯社區等,但回答也基本與賣場導購說的差不多,有說三菱重工的好的,也有說三菱電機更棒的,道理不一而足,讓人看了卻越來越迷茫。
為了弄清楚事實真相,筆者諮詢了空調行業的資深人士,他為筆者介紹了兩家公司的來龍去脈,再經過維基百科的印證,我們終於對整個情況有了相對清晰的了解。現在我們將資料整理編輯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也能解開您心中的疑惑。
三菱重工與三菱電機的前世今生
三菱重工與三菱電機都於三菱集團,而三菱集團(日語:三菱グル?プ)是由原先日本三菱財閥解體後的公司共同組成的一個松散的實體,總共包括約300家企業(資料來自維基百科)。正是因為是松散的實體,因此我們並不能很理直氣壯的說這兩家企業是三菱集團旗下的公司,而三菱集團似乎也並非其自身認可的稱呼而更像是人們對其的慣用說法,對外,其官方報道自稱為三菱系列(Mitsubishi Keiretsu)。
三菱集團內部構架圖(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三菱集團其中的29家核心企業組成三菱金曜會(直譯:星期五俱樂部),進行集團各企業的聯系。目前,由“Mitsubishi.Com委員會”負責維護三菱品牌的完整性以及聯盟的門戶網站。三菱系列的公司並非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集團,因其諸家公司均獨立經營,彼此之間並無從屬關系,甚至互為競爭對手。
1、三菱重工——浴火重生的家族嫡子
三菱集團內部重組時序圖
那麼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三菱重工與三菱電機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先來說說三菱重工的歷史。
三菱重工的前身是日本國營長崎造船所,1884年,三菱財閥創始人岩崎彌太郎向工部省租借了三菱重工的前身“長崎造船局”,改名為“長崎造船所”。次年,三菱財閥第二代掌門人岩崎彌之助建立了三菱合資公司,並以長崎造船所為三菱合資公司的核心企業。1887年,三菱合資公司收購長崎造船所全部設備。1893年,長崎造船所改名為“三菱造船所”,隸屬於三菱合資公司。
-----------------------------------------------------------------------------
關鍵點三菱造船所:三菱造船所是本文要解說的關鍵點之一,長崎造船所更名為“三菱造船所”應該可以看做這個本屬於日本國營的企業,正式完成了私有化。而私有化的完結點也是這家企業產業重組分出三菱重工和三菱電機的初始點。當然,這個資產分拆重組並不是簡單的一拍兩散一刀切兩半那麼簡單。雖然沒有進一步的資料,但是可以想見,三菱造船分出的產業有三個部分,分別是三菱航空機、三菱重工以及三菱電機;而後的三菱重工與三菱電機再合並為戰前最終版三菱重工。
-----------------------------------------------------------------------------
現在的三菱長崎造船所衛星照片
1934年,三菱造船與三菱航空機合並更名為三菱重工業有限公司,三菱造船長崎造船所更名為三菱重工業長崎造船所,至此,二戰前的三菱重工基本成型,成為了三菱財閥的支柱企業。
從上面的企業變遷歷史來看,三菱重工的發展顯然得益於日本政府的幕後推動,長崎造船局相當於會下蛋的母雞,被借給三菱下蛋,獲益後再把整只雞給買了下來。而後,其發展與整合則主要是三菱財閥自己內部操作,譬如三菱造船與三菱航空機的合並,是財閥內部將業務相近的產業合並的重大事件,屬其內部產業整合。
三菱重工在二戰期間生產的武藏號戰列艦
二戰期間,三菱重工很明顯是日本國家戰爭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日本不斷發動戰爭,國內的軍工產品需求激增,三菱的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也正因為如此,二戰後,1950年根據聯合國的方針,日本財閥全部被迫解散,而三菱重工作為日本重要軍工企業也被肢解為三個部分:西日本重工業有限公司、中日本重工業有限公司和東日本重工業有限公司。但在1964年,三家公司再度合並,成立了新的三菱重工業有限公司(其後又再有拆分和重組,不一一表述了)。
-----------------------------------------------------------------------------
二戰中的武藏號戰列艦
日本“武藏”號戰列艦簡述:如果您是軍迷,您不會不認識武藏號戰列艦,戰列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海上霸主。日本海軍的發展深受一戰及美國海軍發展的影響,因此對戰列艦的戰力有著不懈的追求,而後設計制造了大和級戰列艦,改級戰艦的巨無霸設計是因為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數量方面無法同美國海軍抗衡,因此決心以單艦的威力來抵消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歷史上該級艦艇計劃建造4艘,建成了2艘。
日本海軍超級戰列艦“武藏(Musashi)”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成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二號艦。於1938年3月29日開工,1940年11月1日下水,1942年8月5日竣工。武藏號建造過程中對司令部、艦橋設施實施了改進,性能數據與“大和”號相同。主機功率:150.000千馬(153.553千馬最大功率),航速:27節(正常)/27.46節(最高航速,1941年試航結果)。建成後的武藏號及大和號是當時日本海軍的象征,是日本法西斯帝國的驕傲。
這艘充滿了邪惡感的法西斯戰艦最終在二戰著名的萊特灣海戰被美國佬炸沈,但是乾掉他美帝也沒少費勁,武藏號總共被19條魚雷和17顆航空炸彈直接擊中,最終,沈沒在北緯13度7分,東經122度32分的水域,艦上名官兵有1021人喪生。
大和級兩艘二戰最強的戰列艦的沈沒標志著戰列艦時代的終結,新型的海上霸主——航空母艦成為了海上武器庫當之無愧的王者(雖然海灣戰爭中,美國還在用衣阿華級戰列艦炮轟伊拉克,但這也成為了戰列艦最後的絕唱)。
-----------------------------------------------------------------------------
三菱重工的產品線
可以說,戰後為了消弱日本的軍事潛力而對三菱進行分拆的做法,在日本經濟騰飛的黃金時期像被橡皮擦掉的鉛筆字一樣的完全抹去了。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以及來自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資本、科技的注入,這家企業不但恢復了舊觀,更脫胎換骨的變成了世界一流重工企業。
現在的三菱重工,產業同樣分為軍用和民用兩類,產品線覆蓋天上飛的飛機火箭;地上跑的動車、電力機車;水裡游的戰艦等等,當然還有咱們日常用的空調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