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和日本的家電連鎖業都經歷了嚴酷的寒冬,面臨業績急速下滑的窘境。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市場問題。
在中國和日本,為刺激家電消費政府都曾推出扶持政策,然而在拉動了內需的另一面,也導致購買力的提前釋放。據稱,日本電視機近三年的內需被提前釋放,而中國隨著2012年家電下鄉政策的收官,眾多廠商也逐漸由喜轉悲。
除市場問題以外,各家電連鎖企業還面臨著另一重大課題,即“同行業競爭問題”。由於各企業流通的商品無太大差異,極易引起同行競爭。特別是2012年,實體店與電商間的戰爭更是如火如荼。
同行業競爭中價格最易成為戰爭導火索。由於眾多家電連鎖企業均采取品牌店中店的形式,銷售也以廠商促銷員為主力,經營水准很難達成差異化,價格自然會成為競爭的焦點。而流通著同樣商品的電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勢必導致價格競爭不斷激化,而且還會愈演愈烈。
那麼,為規避同行業競爭,家電連鎖企業應當采取哪些措施呢?
首先,應當考慮實行差異化戰略,即如何顯示出與其他同行企業的不同之處。
差異化戰略,又可細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商品戰略差異化,即在商品構成、價位分布、庫存管理等方面區別於其他同行企業。例如:
銷售家電以外的其他商品
發掘屬於本企業的特色商品(開發其他企業沒有銷售,只在本企業有售的商品)
研發本企業自主品牌(與廠商合作,開發本企業的品牌商品)
目前,各家電連鎖企業紛紛試水家電以外品類的銷售。先來看一下日本的情況。以下是2012年3月日本家電連鎖企業結算期的數值分析。(BicCamera為8月結算,Best電器為2月結算)
7家企業中家電銷售佔比最高的是小島電器和Best電器,而這兩家企業在2012年分別被收在BicCamera和山田電機旗下。從某種意義上講,或許正是因為兩家企業家電品類的高佔比使其更容易被同行競爭所困,而最終導致收支結構失衡。在日本,非家電類商品大概佔該企業銷售額的10-20%,而通常這部分商品在差異化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中國,蘇寧電器正大步邁向“去家電化”,逐步提昇非家電類商品的銷售比例,今後這種勢頭想必有增無減。
在發掘本企業特色商品方面,家電連鎖企業應首先調整商品采購模式。目前多數企業都是請廠商營銷人員到本公司總部進行談判,此類合作更適合大品牌企業。今後,應當是采購人員走出去,親自發掘暢銷商品,積極尋找並引進那些其他企業沒有銷售,但是優質的家電商品。大型商場通常采用此種采購方式,值得家電連鎖企業借鑒。
另外,家電連鎖企業在品牌自主研發方面也當注入更大精力。在中國,蘇寧電器在這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自主品牌的開發是對抗電商的有效方法之一。因為電商沒有相同的產品流通,自然不存在同行業競爭問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自主品牌通常走低端路線,而事實上真正能夠贏得成功的應該是“高品質價格也合理的商品”。為開發此類商品,家電連鎖企業必須深入商品開發現場,從開發理念到商品使用、促銷管理等各環節進行嚴格把控,還應當讓熟知市場營銷的人纔來擔當商品采購工作。就這個角度來講,中國與世界其他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今後若不在采購體制上加以變革,家電零售企業很難脫離同行競爭的泥潭。
第二,服務差異化
美國的亞馬遜憑借次日送達的快速配送體制得以在全世界飛速發展,家電連鎖企業也要在服務方面實現差異化。
在中國多數家電連鎖企業,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煤氣灶具等商品的安裝都依賴於廠商,也恰恰是這一部分更容易彰顯出服務的差異化。有些出色的地方家電連鎖企業,商品配送、安裝等均獨自完成。在日本收益較高的家電連鎖企業也通過配送、安裝提高業績,特別在電力施工、天線施工、鋪設網線、設置WIHI等方面加以強化而提高收益。
目前中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腦,智能電視也正逐漸成為主流,推廣網線安裝有可能帶來極大收益。另外,收費式延保服務也是一項盈利的服務項目。當然作為此服務的有力支持,強化配送、安裝部門也是重要環節。當顧客的家電出現故障時是否有可以迅速應對的體制,
這將大大影響有償延保的加入率。
在差異化方面,佔極大比重的還有第三點,即待客(顧客接待)差異化。由於家電連鎖企業的銷售工作大多由廠商促銷員來完成,因此在這點上較難實現差異化。但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可以嘗試擴大自營賣場范圍,在接待顧客方面力爭差異化。
例如,有些企業在數碼為主的門店,可減少廠商促銷員,由本企業員工進行銷售。因為廠商促銷員的收入與業績掛鉤,銷售時通常會有明顯的推銷傾向,而本企業員工可以從顧客角度出發,推薦真正適合顧客的商品,以此顯出與其他企業在接待顧客方面的不同之處。這樣更容易引起顧客的共鳴,自然提昇業績。
由於地方家電連鎖企業銷售額較小,廠商通常很難派遣促銷員,而必須由終端企業員工負責銷售。今後在地方的小商圈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這也將很大程度決定家電連鎖企業經營水准的差異化。
2013年的家電市場也許會迎來新的春天,但線下與線上的戰火硝煙卻不會消散。只有切實執行差異化戰略,纔能維持企業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