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昨日有消息稱,為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有望近期出臺。此外,“家電下鄉”政策有望繼續落實並完善配套措施。對此,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早報記者,商務部確實研究了一系列促消費措施,但這些政策並沒有最終敲定。
上述人士進一步稱,作為商務部的例行工作,商務部確實發起了一系列促進消費新政動議,但這些舉措還僅是一個工作動議,最終真正出臺並非由商務部一家決定,如果其他部門反對意見較大,那就很可能無法出臺。
“汽車下鄉”或擴容
據昨日傳出的消息,此次“汽車下鄉”政策和之前相比有望“擴容”。此前國家對農民購買1.3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等,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新一輪政策或將補貼范圍擴大到1.3昇以下小排量汽車和重型卡車。
上述消息還稱,就2013年1月即將到期的“家電下鄉”政策,相關部委正在醞釀新一輪促消費政策。新的促消費政策可能今年底前出臺,但家電下鄉補貼將側重節能環保型、中小件產品,以往的空調、冰箱、電視等大件品類或不會被納入。
上一輪“汽車下鄉”政策實施時間是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一舉刺激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家電下鄉”政策自2007年實施以來,對三四級市場的拉動作用也相當可觀。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昨日告訴記者,其前期的一些研究顯示,過去十年間,由於實施了一系列擴大消費政策,中國消費增速逐步上昇並保持在高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01年的4.3萬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8.3萬億元,增長了3.3倍,年均增長15.5%。她認為,擴大消費政策推動了社會消費高速增長,汽車、家電下鄉政策大幅縮小城鄉耐用消費品差距,加快了城市消費結構昇級步伐。
家電企業熱情不足
就昨日消息稱“家電下鄉”新政可能取消大家電的補貼,一些大家電企業都表現得較為淡定。
彩電企業創維新聞發言人李從想昨日表示,即使新政取消對彩電補貼,對公司運營也沒有影響,“家電下鄉政策都推行幾年了,很多農民已經享受這一政策購置了新電視機,短期內沒有新的購機需求。如果有剛性需求的用戶,也不會在乎這幾百元補貼。”
據媒體報道,9月中旬,工信部曾組織企業開會討論家電下鄉政策是否延續,海爾、海信、美的、格力等主流家電廠商都表示反對。企業反對的理由是前幾年政策已經達到了預期,且在政策拉動下透支了市場,現在賣產品較困難。另外,一些雜牌借助“家電下鄉”復活,導致產能過剩。
格蘭仕是一家既有大家電又有小家電的廠商,該公司新聞發言人陸驥烈也認為,舊政策退出和新政策推出都應該有一個科學的評估。
他指出,原有的政策對產業拉動的作用是明顯的,但是對內需的拉動則不夠明顯,“從產業准備和技術創新上講,把小家電納入新政策時機成熟了,小家電整體規模與大家電不差上下。把小家電帶來的城市化生活方式推向農村,也是中國推進農村城鎮化的方向。”
陸驥烈還建議,新政策如果推行,需要簡化補貼流程,操作方便纔能帶來好的效果,“比如消費者買家電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就像當年買房子可以減免所得稅一樣,效果就非常好。對企業研發的高能效產品,也應該降低企業所得稅,一個拉動消費,一個推動產業昇級。”
由於新政策仍然在醞釀期,家電廠商都還在等待更明確的政策內容纔會去落實安排產品研發,企業還有三個月准備期。
“提前曝光或增推出難度”
趙萍昨日的說法是,她尚未聽說新一輪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政策即將出臺的消息。
前述知情人士認為,在相關部門對這些(新的促消費)舉措達成一致之前,媒體提前曝光商務部門的工作動議反而不利於政策最終出臺,“媒體所報道的僅是一家之言,但一經報道,會造成外界對這些舉措已經確立的誤解,反會加大這些舉措的通過難度,最後無法出爐的可能性更大。”
有分析人士稱,在中央著力“穩增長”和促內需的背景下,推出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和繼續落實“家電下鄉”政策,是當前較好的經濟刺激政策選擇之一。
據報道,2011年中國汽車每千人保有量為70輛,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二三線城市及農村的汽車保有量較低,剛性需求較大。2011年,在“汽車下鄉”等相關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取消後,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增速下滑,同比僅增長2.5%,為13年來的最低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