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繼中國葡萄酒巨頭張裕、王朝、中糧5年前紛紛西進,在寧夏發展葡萄酒基地後,國內日益見長的葡萄酒增長勢頭讓傳統制造大腕們也坐不住了。記者從銀川市葡萄酒產業發展局獲悉,家電制造企業美的和“油老大”中石化也在賀蘭山東麓種起了葡萄。
“賀蘭山東麓是繼山東煙臺、河北昌黎之後,第三個由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認證的中國葡萄酒地理產品保護區。”銀川市葡萄酒產業發展局規劃建設科李強對本報記者說。這讓寧夏成為葡萄酒企業種植原料的首選地。
早在2006年,王朝投資1億元和原酒生產企業寧夏御馬葡萄酒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王朝御馬酒莊。王朝以品牌做嫁衣,御馬輔之以賀蘭山東麓2萬畝的葡萄基地優勢。同年,國內最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張裕聯姻寧夏農墾集團,在寧夏黃羊灘農場發展自營型葡萄基地8000畝。
“中糧集團在寧夏也有基地和酒廠。”李強說,隨著東部可開墾的葡萄園越來越少,葡萄酒企業紛紛把產地向西轉移。
隨著近年來寧夏提出要打造中國西部的“葡萄酒都”,地處賀蘭山東麓產區核心地帶的銀川還專門成立了市政府直屬部門葡萄酒產業發展局,寧夏的葡萄酒原料“圈地運動”進入白熱化狀態。
國際酒業公司也嗅到了賀蘭山東麓地區葡萄酒的香味。澳大利亞澳亞國際酒業股份公司到寧夏考察後,打消了去新疆的念頭,准備在當地建基地;泰國德盛集團和澳門金龍集團在寧夏合資成立的德龍酒業擁有10萬畝的自有葡萄園。
“保樂力加和本土的寧夏賀蘭山葡萄酒業有限公司也有合作。”李強說,軒尼詩和寧夏農墾集團合資建基地,也搶到了1000畝葡萄園,但它去年進來,已為時過晚。
今年,美的和中石化寧夏分公司也盯上了葡萄酒產業,在賀蘭山東麓腳下紛紛種起了葡萄,各自有大約上千畝的規模。
“要成為西部酒都,擴大種植規模只是一方面,產業鏈短纔是制約我們發展的重要原因。”李強說。
迄今為止,張裕在寧夏已擁有3萬畝優質葡萄園和2萬噸葡萄酒加工廠,預計明年投產,並在銀川建有酒莊。“我們希望引進的企業都像這樣,在寧夏實現一體化加工,以延長產業鏈。”他說。
|
||